2019年12月10日10:04 來源:光明日報
說到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對立,事實上,應試有其合理性,素質也有其正當性,但在現(xiàn)實中,它們都在教育的功利主義下被扭曲,從而出現(xiàn)種種問題。激烈的競爭邏輯將原來主張教育公平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一個個既精明又計較、雖務實卻不無猥瑣的教育功利主義者。今天的基礎教育不斷減負,高考不斷降低難度,這些改革極大地損害了考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高校識別學術精英更困難了,于是出現(xiàn)了自主招生,試圖建立新的門檻。但在這一輪輪的改革之后,競爭的成本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學生自身持久的專注、堅定的意志、一定的天賦,也需要他的家長精明的眼光與昂貴的投資,所有這些層層嵌套在一起,變成一場理性的經營。家庭、學校與培訓機構在教育消費邏輯下日漸趨同,共享一套相似的經營原則,圍繞錄取學校排名、選擇專業(yè)的冷熱、考生的名次、競賽的獎項、自主招生的成績。每一項指標都是一筆生意,甚至一條產業(yè)鏈。
這就是龜兔賽跑2.0版本。1.0版本是偏重知識習得。2.0版本中淡化了考試的選拔功能,主張多元選擇,因此,學科競賽、先修課程、自主招生風行。自主招生的原意是伯樂相馬,不拘一格,不料,馬市突然熱鬧了,出現(xiàn)了馬販子、馴獸師,良莠不齊、真假混雜的“千里馬”突然大批冒出來了。高考也罷,競賽也罷,自招也罷,都迅速地被功利主義邏輯所侵占。因此,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是一個虛假問題,它們真正共同的敵人是功利主義。在功利主義的侵蝕下,無論是應試還是自主招生,都被挖掘出了各種“套路”。新的選拔方式在功利主義面前不過是一場難度更高的智力體操,并沒有發(fā)生質變。
(作者:劉云杉)
(摘自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云杉教授在《文化縱橫》與南都觀察共同舉辦的一期一會沙龍上的專題演講)
copyright © 2019 ttpx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鄭州元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豫ICP備1901574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