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资源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香港,综合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中國農業(yè)大學論文寫作場地

        • 人氣:101
        原標題:矢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19年11月27日08:48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農業(yè)大學曲周實驗站的科技小院學生在為農民技術骨干做培訓。資料圖片

        11月1日下午,中國農大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涌偨Y表彰大會舉行。資料圖片

        【主題教育之中國農業(yè)大學篇】

        中國農業(yè)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突出主題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學做結合、查改貫通,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力激發(fā)了師生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使命擔當。

        1.有序有為抓好落地落實

        中國農業(yè)大學對主題教育高度重視,及早謀劃、全面聯(lián)動、先行預熱。2019年8月,校領導班子及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兩期暑期專題讀書班,做到學習上先行一步。

        中國農業(yè)大學每周召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例會,重要議題及時召開黨委常委會研究,適時召開二級黨組織工作推進會,做到上下聯(lián)動、左右互動,確保組織到位。建立集中學習研討機制、指導督導機制、集中調研機制及成果交流機制,確保落實到位。堅持精準施策與分類指導,舉辦教職工支部書記、學生支部書記、離退休支部書記專題培訓會,確保一竿子抓到底,吃透精神不走樣。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進行,學校舉辦“立德樹人、強農興農——中國農業(yè)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展”。為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為主題教育營造濃厚氛圍,學校組織力量專門出版了《念茲在茲:中國農大強農興農的十個篇章》,反映中國農大70年來服務新中國“三農”事業(yè)取得的成就。為學習中國農大師生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先進事跡,舉辦“使命與傳承——中國農業(yè)大學‘曲周精神’事跡展”。為激勵廣大教師為祖國培育更多能夠擔當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開辦了“我為祖國育英才”立德樹人論壇。

        2.有力有效推進走深走心

        中國農業(yè)大學領導班子在動員會后按照學習研討計劃,精心安排集中學習研討。為豐富學習教育形式,促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中國農業(yè)大學先后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參觀北大紅樓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家領學報告會,邀請中央黨校專家領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全校26個二級黨組織也組成了33個主題教育干部讀書班。

        為了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的基本要求,學校成立督導組,精心設計了黨員校領導對處級干部督導、二級黨委對所屬黨支部及黨員督導、黨建指導員對所指導的大學生黨支部及黨員督導以及督導專員巡回督導的四級指導督導機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確保主題教育不走樣、實實在在有成效。

        深入推進“全覆蓋、雙提升”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工程。全校共有包括黨員校領導、處級黨員領導干部在內的82名干部擔任大學生黨支部黨建指導員。主題教育期間,中國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以黨建指導員身份到經管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講黨課并進行指導,其他黨建指導員也分別到所聯(lián)系的大學生黨支部進行指導;教職工黨支部與大學生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同開展主題教育相關活動近50場。

        3.有質有量破解難題難事

        中國農業(yè)大學在調研整改中做到高起點謀劃、高水平調研、高質量交流、高效率落實。學校成立了由校領導牽頭的10個調研工作組,集中聯(lián)動、協(xié)同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交談、發(fā)放問卷、設立意見箱等形式,傾聽師生意見,了解師生訴求,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校領導直接深入一線,現(xiàn)場辦公,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快速整改,以師生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來檢驗調研落實的成效。截至2019年10月,校級層面調研共計開展各種座談、研討會32場次,個人訪談逾百次。

        在校領導班子調研成果交流會上,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對照初心使命,交流調研成果,擺事實、查問題、列舉措,直面難題、動真碰硬。全體校領導及各部處、各學院領導匯報了調研成果,從調研的簡要情況、突出問題、思想根源、解決措施等四個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碰撞,強化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緊迫感,提振了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的精氣神。

        學校堅持邊學、邊查、邊改,能解決的問題立即整改。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問題已整改到位或將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其余問題已由主管校領導牽頭、分管單位逐條研究制定具體解決辦法和整改措施,逐步開展相關工作。

        4.有聲有色打造亮點特點

        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強調“中國現(xiàn)代化離不開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農大師生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熱情。中國農業(yè)大學黨委號召全校師生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主題教育中,學校持續(xù)挖掘和宣傳師生身邊教育報國守初心、立德樹人擔使命的先進典型,傳承紅色基因,展現(xiàn)時代風貌,強化主題教育落實落地。

        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與共和國同向同行,為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貢獻力量。中國農業(yè)大學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學校師生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在全國創(chuàng)建127個科技小院,10年來,已有400多名研究生在科技小院開展科研、服務工作。

        中國農業(yè)大學在全國建有88個教授工作站、26個校外試驗站,為各地提供農業(yè)科技支撐。學校在云南臨滄開展扶貧工作的先進事跡連續(xù)3年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案例,教師連續(xù)3年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chuàng)新獎,農學院因牽頭組織全國農科學子聯(lián)合實踐、助力山西省靈丘縣脫貧、設立精準扶貧研究生專項和鄉(xiāng)村振興精英班等工作,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chuàng)新獎。

        中國農業(yè)大學還組建了國家農業(yè)綠色發(fā)展研究院、國家保護性耕作研究院和國家黑土地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院,強化多學科融合,服務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組建“一帶一路”農業(yè)合作學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農業(yè)技術支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作者:中國農業(yè)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